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沈醉无疑是个异常活跃的人物。正如他在回忆录《战犯改造所见闻》中所承认的:“我生性不喜欢安静,闲暇时总是东奔西走,喜欢和人开些玩笑,所以每个组我都会去走一走,当然也常常听到一些奇怪的事情。听到之后,我忍不住把它们传开,结果因此犯过错误。”沈醉于1914年出生,当他在昆明被捕时,年仅三十五岁,这个年龄在今天看来依旧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精力旺盛、难以安静下来,这似乎是非常自然的反应。
实际上,许多当年的战犯年龄并不算大。比如,徐远举与沈醉同龄;王耀武、杜聿明、黄维这些看起来稳重甚至略显老成的人,实际上与沈醉年龄差不多,最多大他十岁而已。
沈醉的背景是搞总务的,他属于那种“万金油”式的人物,几乎和所有“同学”(管理所里战犯们的称呼)都能打成一片,不轻易与人发生冲突。即便是后来写回忆录时,他也很少揭露同学的隐私。不过,有四个人却成了例外——沈醉对于这四位的评价非常低。原因无他,他们有的贪财、有的好色,其中有一位甚至让沈醉很难下定论。
展开剩余80%其中一位他特别看不惯的战犯,是大家熟知的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沈醉和吴敬中也曾有过交情。原来,戴笠曾到天津办了两件事情——一是清查腐败,二是处理杨文泉这个九十四军副军长纳妾的事。对于杨文泉的名字,史料上有不同版本的记载,其中有些错误。但沈醉根据自己的了解,提供了一个更为准确的版本:杨文泉是四川人,毕业于黄埔军校二期,曾在蒋介石身边担任侍从参谋,还在多个军事职务上任职。他与戴笠的秘书戴颂仪是黄埔同学,还是同乡,因此与戴笠也有些交情。
沈醉在回忆录中提到,1946年7月10日,天津市长张廷谔和副市长杜建时为戴笠举办了追悼会,杨文泉作为九十四军副军长及天津警备司令,和其他几位高层一同发起并主持了这场活动。戴笠在生前曾对杨文泉心生杀意,甚至在一次针对杨的调查中,不顾牟廷芳和杜建时的劝解,坚决不放过他。杨文泉最终被释放,且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继续从事自己的私生活。
沈醉对杨文泉的好色态度极为反感。他在回忆录中毫不掩饰自己的轻蔑之情:“我第一次见到他,就觉得他不像个军人。他整个人弥漫着一股浓烈的香气,给人一种不太男儿气的感觉,甚至带有些许文人的‘顾影自怜’的矫情。他洗脸的时候,动作异常缓慢,小心翼翼地搓肥皂、抹脸,仿佛一不小心就会弄坏他那张娇弱的脸皮。这种做法,看起来简直像是一个爱打扮的女人。”
据沈醉了解,杨文泉不仅纳妾,还频繁追求社会上那些声名显赫的美人。沈醉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像杨文泉这样的人即便带兵打仗,能赢才怪。沈醉对他有着深深的鄙视,甚至觉得有些幸灾乐祸。
另外一个沈醉极度鄙视的战犯是黄埔一期的郭一予。郭一予在淮海战役中被俘,当时正是刚刚迎娶新妻的“老新郎”,沈醉在回忆录中毫不客气地讽刺:“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这位年逾半百的郭主任竟然还做了新郎,他的新婚洞房设在防空壕里,蜜月还没过完,就迎来了战役的全面结束,而他和众多高级军官一样,最终都成为了解放军的俘虏,‘新婚别’成了他最后的‘蜜月’。”
即便在战犯管理所,郭一予依然难以忘怀他那位不到二十岁的“新娘”,时常在梦中呼唤她。沈醉实在听不下去,便直言不讳:“你那‘新娘’肯定早就嫁人了,而且已经有了孩子,你可别再想她了!”沈醉虽然与妻子的感情是否真挚无从知晓,但他对那些好色之徒的鄙夷却毫不掩饰。他认为,贪财好色本是人之常情,但若过于放纵,不加节制,尤其是对于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而言,极可能带来灾难。
沈醉笔下的另一位战犯是一位蒋系六十六军的军长。此人曾在军中担任连长时就开始吃空饷,后来升任军长,仍继续这种恶习,甚至在参加起义后依然未改。沈醉对他的描述颇为生动,虽未明确指出姓名,但通过沈醉的叙述,读者几乎可以猜到此人的身份。沈醉指出,这位军长最为可恶的行为并非吃空饷,而是他在抗战期间积极为日本侵略者提供支持:“为了获取高额贿赂,他允许奸商将物资运往日军占领区,其中有一些原本严禁运输的钢铁等资敌物资。”这种为了一己私利出卖国家的行为,在蒋介石的部队中并不鲜见。
沈醉自己也承认,抗战期间,他与朋友们也未能完全抵制诱惑。他曾与郑介民一道,从走私汽油中获取了不菲的收益,而沈醉则从中赚取了五百两黄金。
沈醉对这些人的鄙视不仅因为他们的贪欲,更因为他们的贪婪几乎无法无底线。沈醉在回忆录中批评这些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尤其是对那些即便处于战犯管理所中依然无法摆脱自己的贪欲和恶习的战犯,沈醉更是毫不留情。
在回忆录中,沈醉还提到了一位他特别不屑的战犯——娄福生。娄福生是阎锡山的嫡系,沈醉与他交往,表面上是为了打探情报,但实际上,他早就看透了娄福生那副虚伪的面孔,认为他只是一个“耍乖巧”的投机者。两人表面上互相利用,实际上彼此并没有真正的信任和尊敬。
沈醉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揭示了许多战犯的本性——贪财、好色、贪生怕死、投机取巧。这四个被沈醉鄙视的将军级战犯,除了性格上的缺陷外,还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的贪欲都是无底线的。至于沈醉自己,也许他和这些战犯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尤其在对金钱和权力的渴望上,可能也并不完全无动于衷。
发布于:天津市顺阳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